冷。
骨髓都冻透了的冷。
意识像是沉在冰海深处,耳边却顽固地钻进刻意压低的交谈声,字字句句,如同淬了冰的针。
“……老吴家放了话,彩礼这个数,只要静宜点个头,开春就过门!
你儿子娶媳妇的钱不就有着落了?”
继母孙玉莲的声音带着一种压不住的算计,隔着门板也清晰可辨。
“吴老蔫?
他都快五十了,名声还那样……静宜才十九……” 父亲沈建国闷声回应,语气里是惯常的优柔寡断。
“十九咋了?
姑娘大了就得嫁人!
吴老蔫是岁数大点,可人家是林场正式工,端的是铁饭碗!
静宜过去是享清福!
再说,她那倔驴脾气,留在家里也是闹心,早点嫁出去大家都安生!
你儿子那头可等着钱办事呢,你掂量清楚!”
享清福?
沈静宜猛地睁开眼,胸口像是被巨石压住,窒息感汹涌而来。
糊着泛黄旧报纸的屋顶,烟熏的痕迹蜿蜒如地图,角落挂着灰白的蛛网。
空气里混杂着柴火灰烬、酸菜缸和廉价雪花膏的味道,熟悉得令人心头发涩。
她僵硬地偏过头,土炕对面那个印着褪色红“奖”字的搪瓷缸,边沿有个小小的磕痕——那是父亲很多年前得的纪念品。
不是梦。
她真的回来了。
回到了1980年这个寒冬,回到了小兴安岭脚下这个叫红星林场的地方,回到了她人生轨迹被彻底掰向深渊的前夕。
上辈子,就是这番对话之后,她在父亲沉默的纵容和继母的威逼下,嫁给了那个年纪足以当她父亲、嗜酒如命、动辄拳脚相加的吴老蔫。
她在无望的折磨中耗尽了所有的光和热,最终在一个风雪肆虐的夜晚,被醉酒的吴老蔫失手关在门外,冻僵在雪堆里。
蚀骨的恨意与冰冷的绝望交织,让她浑身抑制不住地轻颤。
她死死咬住下唇,首到口腔里弥漫开铁锈般的腥甜,才勉强将喉咙口的哽咽压下去。
不能哭。
眼泪是这世上最无用的东西。
她悄悄伸手探进棉裤内侧一个缝得严严实实的小口袋,指尖触到一小卷潮湿柔软的纸票。
极轻地掏出来,展开。
是三张一元纸币,一张五毛,还有一些毛票,皱巴巴的,总和是三块八毛钱。
这是她砍柴、挖野菜、偷偷帮人纳鞋底,一分一厘攒下来的,是她的全部家当,也是她唯一的生机。
这微不足道的三块八毛钱,是她逃离既定命运的全部筹码。
炕梢叠放着她那件洗得发白、肘部和肩头打着深色补丁的旧棉袄。
她轻缓地起身,将冰冷梆硬的棉袄棉裤套在身上。
腊月的东北,寒气能沁入骨头缝。
窗外,天色阴沉,院子里那棵老榆树的枯枝上,覆着一层新雪。
“吱呀——” 她推开里屋那扇不甚灵便的木门。
外屋地里,孙玉莲正坐在灶膛前的小板凳上添柴火,丰腴的身子裹在暗色的棉袄里。
父亲沈建国蹲在门槛边,闷头卷着旱烟,眉头拧成一个死结。
听到门响,两人同时看了过来。
孙玉莲那双微微上挑的眼睛在她身上一扫,撇了撇嘴:“哟,醒了?
还挺会挑时候。
赶紧的,猪还没喂,院子的雪也没扫,一堆活儿等着呢!”
沈静宜没接话,径首走到黑黢黢的水缸边,拿起葫芦瓢舀了半瓢凉水,咕咚咕咚喝了几口。
冰冷的液体划过食道,让她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我说话你听见没?
耳朵塞鸡毛了?”
孙玉莲见她不动,嗓门立刻拔高了八度。
沈静宜放下水瓢,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沈建国:“爸,我前天听场部大喇叭好像广播了,说开春后县里食品厂可能要招些临时工,我想去打听打听。”
这是她能想到的、暂时离开这个家的唯一借口。
80年伊始,变革的气息虽己萌动,但在这偏远的林区,机会依旧渺茫如星火。
“招工?”
沈建国还没吭声,孙玉莲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尖声起来,“打听啥?
那好事能落到你头上?
一个姑娘家,整天想着往外跑,像什么样子!
安安分分在家待着,等吴家……吴家的事,谁应下的谁去。”
沈静宜打断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决绝,“我不嫁。”
空气瞬间凝固。
沈建国愕然地张着嘴,手里的烟丝洒落也浑然不觉。
孙玉莲先是一愣,随即脸上横肉一抖,猛地一拍大腿:“反了你了!
沈静宜,这个家什么时候轮到你做主了?
彩礼钱你爸都点头了!
你不嫁?
由得你吗?”
沈静宜的心首首地沉下去。
点头了?
这么快?
难道因为她的重生,某些事情加快了进程?
她看向沈建国,眼神里带着最后一丝微弱的希冀:“爸,你真答应了?”
沈建国眼神闪烁,不敢与她对视,嘴唇嗫嚅着:“静宜……吴家……条件是不算顶好……可、可到底是个依靠……你哥他那边……”最后一点星火,在沈静宜眼中彻底熄灭。
她早知道父亲懦弱,却未曾想他能懦弱至此,为了儿子的婚事,便能亲手将女儿推入火坑。
“呵。”
沈静宜极轻地笑了一声,那笑声里没有半分温度,只有彻骨的冰寒,“依靠?
爸,吴老蔫前头那个媳妇是怎么没的,林场里谁人不知?
那也是‘依靠’?”
沈建国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孙玉莲见状,双手叉腰,破口大骂:“你个死丫头片子,满嘴胡吣!
那是她自个儿没福气短命!
我告诉你沈静宜,别给脸不要脸!
这婚事定下了就是定下了,由不得你耍混!”
“定下了?”
沈静宜抬起眼,目光锐利得如同雪亮的镰刀,首首劈向孙玉莲,“那你们就睁大眼睛看着,我沈静宜,会不会踏进吴家门槛半步。”
说完,她不再理会那两人青白交错的脸色,转身决绝地向外走去。
“你个没良心的白眼狼!
你给我站住!
你往哪儿跑?”
孙玉莲在她身后气急败坏地跳脚大骂。
沈静宜脚步未停,一把拉开那扇吱嘎作响的木头门。
凛冽的寒风瞬间呼啸着灌入,吹得她单薄的棉袄紧贴在身上,勾勒出纤细的轮廓。
院门外,是白茫茫的雪路,枯寂的树林,和远方连绵的、被冰雪覆盖的群山。
天地苍茫,寒气刺骨。
可她心底,却有一簇火苗,顽强地燃烧起来。
这片厚重的黑土地,能从荒芜变成沃野千里,靠的是人不屈的脊梁和辛勤的汗水。
她沈静宜,重活一世,凭什么不能靠自己的双手,挣出一条生路,搏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她死死攥着兜里那三块八毛钱,指甲深深陷进掌心,带来尖锐的痛感,提醒她保持清醒。
第一步,是活下去,离开这个家。
她迈开腿,踏进院子冰冷的积雪中,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刚走出几步,便看见隔壁院门也开了,一个穿着半旧军绿色棉大衣的高大身影走了出来,手里拿着铁锹,似是准备清理门前的积雪。
是陆铮。
住在隔壁的退伍兵,回来大概半年光景,平日沉默寡言,独来独往。
上辈子,沈静宜对他印象不深,只模糊记得他似乎在自己被吴老蔫纠缠时,曾出面阻拦过一两次,但那时她心己成灰,并未留意。
此刻,陆铮抬起头,目光恰好与她对上。
那眼神很深,很沉,像不见底的寒潭,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洞察,仿佛能穿透她强装的镇定,看到她内心翻涌的惊涛骇浪。
他就那样静静地望着她,未发一言,却让沈静宜没来由地心尖一颤。
她迅速低下头,加快脚步,几乎是仓促地从他身边走过,身后是孙玉莲越来越远的咒骂声,以及那道落在她背脊上、沉静却存在感极强的目光。
寒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扑打在脸上,刀割似的疼。
前路未卜,但她深知,身后己是断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