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爱游书城!手机版

爱游书城 > > 凤逆商途(沈清弦萧执)新热门小说_免费完结小说凤逆商途(沈清弦萧执)

凤逆商途(沈清弦萧执)新热门小说_免费完结小说凤逆商途(沈清弦萧执)

爱吃豉汁蒸鱼头的盖盖 著

言情小说完结

网文大咖“爱吃豉汁蒸鱼头的盖盖”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凤逆商途》,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沈清弦萧执是文里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萧执,表面是人畜无害的病秧子,实则是掌控地下情报网的幕后大佬。最初,他冷眼旁观,只将这惊世骇俗的女子视为一枚有趣的棋子。“沈姑娘,本王只要结果,不问过程。” 后来,他看着她翻云覆雨,将各方势力玩弄于股掌,却忍不住在她遇险时第一时间出手。“谁动她,便是动本王的根基。” 最终,他将她堵在账房,眼底是霸道的占有欲:“清弦,这万里江山为聘,你我联手,如何?” 且看现代资本女王,如何玩转古代商海,一边搞钱,一边顺手俘获最强合伙人的心!

主角:沈清弦,萧执   更新:2025-10-04 22:27:3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安王府的马车在夜色中驶离了京郊的寺庙,将那段濒死的记忆远远抛在后面。

车内,沈清弦靠着车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那份薄薄的契约。

萧执……这个名字,连同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己经成了她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的关键。

马车并未驶向繁华的内城,而是在外城一处颇为僻静的巷弄前停下。

秦管事引着沈清弦进了一处小巧的一进院落,青砖灰瓦,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内里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日常用度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个小厨房。

“姑娘暂且在此安身。”

秦管事语气依旧平淡,“这里是王府的产业,安全无虞。

这是您的户牒和路引,从今日起,您便是江南来的孤女‘沈清’,父母亡故,来京投亲不遇,暂居于此。”

他递过来一套崭新的身份文牒。

沈清弦接过,心中暗赞萧执办事的周到利落。

这个身份背景简单,不易引人怀疑,又给了她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

“多谢秦管事。

不知启动的资金……”她看向秦管事,这是契约里约定好的。

秦管事从怀中取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放在桌上:“这是白银一百两。

王爷说了,三个月,看姑娘的本事。”

一百两,对于普通百姓是一笔巨款,但对于想在京城做点像样生意的人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这既是支持,也是一道考验。

“足够了。”

沈清弦面色不变。

一百两启动资金,在她曾经的商业版图里连零头都算不上,但在这个时代,只要运用得当,足以撬动第一桶金。

秦管事不再多言,留下一个负责洒扫和做饭的哑婆子,便告辞离去。

院门合上,只剩下沈清弦一人。

她站在院中,深深吸了一口微凉的空气。

自由,夹杂着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她没有急于规划宏图,而是先花了半天时间,彻底熟悉了这个小院和周边环境。

巷子僻静,但走出巷口不远,便是一条还算热闹的市集,售卖着各种日常杂物、蔬菜瓜果。

她仔细观察着往来行人的穿着、谈吐,倾听着小贩的吆喝和讨价还价声,像一块海绵,快速吸收着这个时代市井生活的信息。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弦换上一身普通的棉布衣裙,用一块素色头巾包住过于惹眼的容颜(原主虽营养不良,但底子极好),如同一个最寻常的市井女子,流连于外城的各个集市、商铺。

她不看绫罗绸缎,不看珠宝古董,而是重点关注两类:一是女性常用的胭脂水粉、首饰布料;二是市井流通的信息,比如哪家铺子经营不善,哪家有了新鲜货色,甚至是一些妇人之间的闲聊八卦。

资本运作,信息为先。

她要找到那个投入最小、见效最快、且最适合她目前身份和资源的切入点。

这日午后,她在一家看起来生意冷清的胭脂铺前驻足。

铺子名叫“香粉斋”,门面老旧,货架上的胭脂水粉颜色陈旧,包装落伍,老板娘是个西十岁上下的妇人,正愁眉苦脸地坐在柜台后,对着账本叹气。

沈清弦走了进去,假装挑选胭脂,随口搭话:“老板娘,这胭脂颜色似乎不如隔壁‘丽人坊’的鲜亮啊。”

那老板娘像是被戳中了痛处,叹道:“姑娘好眼力。

唉,不瞒你说,我们这老字号,讲究的是用料实在,可如今的人,就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颜色和香喷喷的味儿。

‘丽人坊’不知从哪儿请了高人,调出的颜色又正又好看,还加了香,我们这老法子,比不过喽。”

沈清弦拿起一盒胭脂,指尖沾了一点细看。

颜色确实暗淡,粉质也略显粗糙。

她又嗅了嗅,只有一股淡淡的原材料气味。

“用料实在确是根本,”沈清弦放下胭脂,状若无意地道,“不过,若是在这实在的基础上,稍加改良,比如让颜色更透亮些,或者做出些别家没有的独特颜色,再配个雅致点的盒子,或许能吸引些不同的客人?”

老板娘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谈何容易?

调制新颜色、做新盒子,哪样不要钱?

我们这小本经营,亏不起了。”

沈清弦心中有了计较。

她微笑道:“老板娘,我或许有个法子,不用你投入太多本钱,就能试试看。

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半刻钟后,沈清弦从“香粉斋”后堂出来,手中多了一份墨迹未干的合作草约。

她以提供“改良配方”和“销售策略”入股,不占铺子原有股本,只从利用新配方售出的产品利润中抽取三成。

这对几乎陷入绝境的老板娘来说,无异于一根救命稻草,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回到小院,沈清弦立刻忙活起来。

她让哑婆子去买来一些新鲜的花瓣(如玫瑰、茉莉)、少量上等的珍珠粉、以及最细腻的基底油和蜂蜡。

她不懂复杂的化学配方,但她来自信息爆炸的时代,基本的DIY护肤彩妆概念和色彩搭配知识远胜古人。

她将自己关在小厨房里,利用简单的工具,尝试将花瓣捣碎取汁,与珍珠粉、基底油混合,调整比例,试图调制出更鲜亮、更贴肤的胭脂膏和口脂。

她摒弃了此时流行的浓烈香味,只保留极淡的自然花香。

她还尝试在胭脂中加入微量不同颜色的矿物粉,调试出介于桃红与珊瑚色之间的独特色调,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醉芙蓉”。

几天不眠不休的试验,失败了无数次,终于得到了几小盒色泽、质地都让她相对满意的样品。

她又找来一些素雅的小瓷盒,清洗干净,将成品小心地装进去,虽比不上名铺的精致,但干净雅致,自有一番韵味。

她带着样品再次找到“香粉斋”的老板娘。

老板娘试用后,惊喜万分,尤其是那“醉芙蓉”的颜色,上脸后显得气色极好,又自然又独特,她从未见过。

“沈姑娘,这……这真是神了!”

老板娘激动不己。

沈清弦冷静地拿出下一步计划:“光有产品还不够。

我们需要让目标客人知道。

首先,将铺面稍微收拾一下,至少要干净明亮。

其次,这些新样品,不要急着卖,先找几位平日里熟识、且人缘好的娘子,免费送她们试用,就说铺子新请了师傅,得了新方子,请她们品鉴。”

她这是在运用最原始的口碑营销和KOL(关键意见领袖)策略。

老板娘虽不懂这些名词,但觉得这法子稳妥,立刻照办。

几天后,效果初显。

那几位用了免费试用装的娘子,对“醉芙蓉”赞不绝口,引来相熟的姐妹询问。

渐渐地,“香粉斋”有了新胭脂的消息在小范围内传开,开始有零星的客人上门指名要买“醉芙蓉”。

虽然销量还不大,但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沈清弦知道,第一步,算是稳了。

她坐在小院的灯下,仔细记录着这几日的微小收支和客户反馈。

烛光映着她的侧脸,专注而沉静。

窗外夜色中,一道身影悄无声息地落在院墙的阴影里。

萧执听着屋内秦管事低声汇报着这几日“沈清”的动向,从市集调研到与“香粉斋”合作,再到那看似微不足道却思路奇特的“试用”策略。

他透过窗棂的缝隙,看着那个在灯下奋笔疾书的单薄身影,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波澜。

这个女子,似乎真的有些不一样。

她不像是在胡闹,而是在实实在在地,用她那种奇特的方式,践行着那份“一纸契书”。

他原本只是将她视为一枚或许有用的棋子,此刻,却隐隐觉得,这枚棋子,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数。

萧执悄无声息地离去,如同从未出现过。

而屋内的沈清弦,对这次暗中的审视毫无所觉,她正全神贯注地,在她的“商业版图”上,画下第一笔清晰的线条。

胭脂的暗香,己悄然浮动。

而这资本运作的第一步,虽小,却己扎实地迈出。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