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另一端,雨水敲打着老旧居民楼的一扇小窗。
窗内,是一间不过十平米左右的出租屋,却收拾得整洁温馨。
墙面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素描和色彩练习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节油和铅笔屑的味道。
这里,是林知暖逃离医院压抑氛围后的“战场”与避风港。
她坐在略显陈旧的画桌前,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着“灵境”品牌的详细资料,旁边摊开着速写本,上面己经有一些凌乱的构思线条。
屏幕上柔和的光映在她专注的脸上,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灵境’……心灵的栖息之地……”她轻声念着品牌理念的核心词汇,指尖无意识地在数位板上摩挲。
一百万奖金是巨大的诱惑,是解决眼前困境的钥匙。
但她心里清楚,如果自己的画无法真正打动那个高高在上的评审者,一切都是空谈。
陆寒宸,那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商业世界的顶峰与严苛。
她甩甩头,将杂念抛开,重新沉浸到对品牌资料的理解中。
她闭上眼,尝试着共情,去感受这个品牌想要传递的情感——那应该是一种在喧嚣都市中寻得的安宁,一种归家的温暖,一种被理解和包容的安全感。
这种感觉……她太熟悉了。
在医院陪护母亲的无数个日夜,她最渴望的,不就是这样一个能让心灵得以喘息片刻的“灵境”吗?
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眸中闪过一丝澄澈的光。
她拿起压感笔,深吸一口气,登录了那个匿名的画师平台账号——“暖阳”。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个人信息的ID,头像是一轮简笔画风格的、散发着柔和光晕的太阳。
在这里,她只是纯粹用作品说话的自由画师,不必背负现实的沉重。
几乎在她登录的瞬间,私信图标就闪烁起来。
是平台官方管理员发来的,内容正是关于“陆氏集团‘灵境’项目全球匿名征集”的加急通知和详细创作指引,与苏晓转发来的邮件内容一致,但措辞更为正式和迫切。
“看来,陆氏是动了真格,在全网撒网。”
林知暖心中了然,压力感更重,但同时也激起了更强的斗志。
这是一场匿名的、纯粹以才华论胜负的较量。
她点开创作要求文档,逐字逐句地研读,试图捕捉字里行间隐藏的情感倾向。
她的共情天赋在此刻开始运转,她仿佛能透过这些冰冷的文字,触摸到那个提出“灵境”概念的人,内心深处那一丝对温暖和归属的渴望。
与此同时,陆氏集团总部,“灵境”项目组的临时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周铭——陆寒宸的特助,正带领着一个精干的小团队,对己经开始陆续收到的投稿进行初步筛选。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无数幅画作以缩略图的形式快速滚动、分类。
“这张,色彩太大胆,不符合‘宁静’的调性,过。”
“这幅,技巧很好,但主题过于晦涩,缺乏亲和力,过。”
“这个……模仿痕迹太重,没有灵魂,过。”
团队成员们高效而疲惫地操作着,淘汰掉绝大多数不符合要求的作品。
他们见识过太多华丽的技巧和刻意的讨好,但能真正触及“情感共鸣”这西个字的,寥寥无几。
周铭揉了揉眉心,对眼前的状况并不意外。
陆总的要求,听起来简单,实则最难。
艺术审美或许有标准,但“情感”这东西,太过虚无缥缈。
“头儿,又新收到一批,主要是从几个匿名画师平台过来的。”
一个组员报告道。
“匿名平台?”
周铭抬了抬眼,“一并筛查,不要放过任何可能性。
陆总说了,不问出处,只看作品。”
“明白。”
筛选继续。
大量的作品被标记、分类,或首接送入回收站。
没有人知道,在浩瀚如烟海的匿名投稿中,一个名为“暖阳”的ID,刚刚上传了一幅尚未完成的初稿线描。
那线条流畅而温柔,勾勒出一个模糊却充满希望的轮廓,仿佛晨曦微露时,照亮心中角落的第一缕光。
它静静地躺在数据库里,等待着被发现的那一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