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爱游书城!手机版

爱游书城 > > 潮声渔村:辽海振兴路(林涛张富贵)热门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潮声渔村:辽海振兴路(林涛张富贵)

潮声渔村:辽海振兴路(林涛张富贵)热门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潮声渔村:辽海振兴路(林涛张富贵)

翻斗哥哥 著

都市小说完结

主角是林涛张富贵的都市小说《潮声渔村:辽海振兴路》,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都市小说,作者“翻斗哥哥”所著,主要讲述的是:1975年,辽宁卧龙村,贫困与保守交织,少年林涛重生归来,怀揣未来记忆,誓要改变家乡命运。从农业改革到东北振兴,从滩涂渔村到辽海新城,他以科学知识引领乡村突围,用时代浪潮撬动命运枷锁。

主角:林涛,张富贵   更新:2025-11-08 17:45:3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破拖拉机“突突突”地喘着粗气,终于在村子中央的老井旁彻底熄了火。

车斗里跳下来五个年轻人,三男两女,都穿着或新或旧的军绿色大衣,戴着棉帽,围着各色围巾,与周围灰扑扑的环境格格不入。

村民们像是看什么稀罕物似的,远远地围成一圈,目光里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之前那中年妇女般的漠然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排斥。

孩子们则大胆些,挤在前面,吸着鼻涕,眼巴巴地望着这些“城里人”。

张富贵立刻换上一副热情洋溢却又难掩优越感的面孔,迎了上去:“欢迎欢迎!

欢迎知识青年到我们卧龙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我是生产队副队长张富贵,代表全村欢迎你们!”

他声音洪亮,试图掌控全场。

知青们显然一路颠簸,都有些疲惫和拘谨。

一个戴着眼镜,身材高瘦的男青年率先站出来,略显刻板地回应:“张队长您好,我们是响应毛主席号召,来到卧龙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

我叫陈建国,这是……”他依次介绍了其他几人。

林涛站在人群外围,目光却越过众人,牢牢锁定了那个站在最后,微微低着头的身影。

苏瑶。

她穿着一件半旧的深蓝色棉大衣,围着一条浅灰色的毛线围巾,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清澈却带着些许迷茫和疏离的眼睛。

即便穿着臃肿,也难掩她身上那股不同于村里姑娘的气质,那是城市干部家庭从小熏陶出来的书卷气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在田间和他一起探讨书本知识的少女,那个在月光下听他诉说理想的姑娘,那个最终因家庭阻力和他自身窘迫而无奈离开的背影……林涛的心微微抽痛,但随即被更坚定的决心取代。

这一世,他绝不会再让她离开。

似乎是感受到了他专注的目光,苏瑶若有所觉地抬起头,视线穿过人群,与林涛对视了一眼。

那眼神平静,带着城里姑娘特有的警惕和距离感,与记忆中后来的温柔截然不同。

林涛心中微涩,却朝她轻轻点了点头。

苏瑶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这个看起来衣衫褴褛的农村青年会如此坦然地看着她,还向她示意。

她下意识地移开了目光,重新低下头,拉了拉围巾。

“好了好了,都别围着了!”

张富贵挥着手驱散过于好奇的村民,“陈知青,你们一路辛苦,我先带你们去知青点安顿下来。

条件艰苦,比不上城里,你们要尽快适应。”

他特意强调了“条件艰苦”和“适应”,目光扫过知青们,尤其在苏瑶身上停顿了一下,带着某种审视的意味。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骑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过来了。

他车把上挂着一个旧的帆布包,里面鼓鼓囊囊装着些书籍文件。

“王技术员!

您怎么来了?”

张富贵见到来人,脸上立刻堆起更热情三分的笑容。

县农科所的技术员王栋梁,虽然只是个技术干部,但手里有时能漏下点新品种、新化肥的指标,张富贵不敢怠慢。

“听说今天知青同志到,我正好下来看看卧龙村冬小麦的苗情,顺便也跟知青同志们见见面。”

王栋梁停好自行车,和气地跟张富贵打了个招呼,然后目光温和地看向知青们,“欢迎你们啊,年轻人。

农村是片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

他的目光在扫过林涛时,微微停顿了一下。

刚才他骑车进村时,隐约听到了林涛和张富贵关于抚恤款的对话,对这个敢说话的年轻村民有了一丝印象。

林涛心中一动。

王技术员,这是他计划中早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人物。

前世,王技术员就是个真心想为农民做点实事的技术干部,只是很多时候受限于条件和政策。

张富贵忙着招呼王技术员和知青们,没再理会林涛。

林涛看着张富贵引着一行人往村东头那几间专门腾出来的旧仓库改建的知青点走去,苏瑶的身影混在人群中,渐行渐远。

他没有跟上去,现在还不是时候。

“看啥呢?

魂都被勾走了?”

一个略带戏谑的女声在旁边响起。

林涛回头,看见同村的林小凤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边。

林小凤是村里少有的水灵姑娘,大眼睛,长辫子,虽然衣服也打着补丁,但浆洗得干干净净。

她爹是村里的老木匠,家境相对好些。

此刻,林小凤脸上带着笑,眼神却仔细打量着林涛的表情。

“没啥,看看热闹。”

林涛收回目光,语气平淡。

林小凤“哦”了一声,顺着他的方向又看了看知青们的背影,尤其是苏瑶,然后状似无意地说:“那个穿蓝大衣、灰围巾的女知青真好看,跟画上的人似的。

城里姑娘就是不一样哈?”

她话里带着一丝她自己可能都未察觉的酸意和比较。

林涛如何听不出来?

前世,林小凤就一首对他有好感,甚至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过他,但他心里始终只有苏瑶。

这一世,他依然无法回应这份感情,只能尽量避免伤害。

“嗯,是挺不一样的。”

林涛含糊地应了一句,转身想走,“我先回去了,我妈还等着。”

“哎,林涛!”

林小凤叫住他,从怀里掏出两个还带着体温的煮红薯,迅速塞到他手里,“给,秀兰婶子身子虚,这个拿去给她垫垫肚子。

我自己家种的,别嫌弃。”

说完,不等林涛拒绝,她脸一红,扭身就跑开了。

看着手里热乎乎的红薯,林涛心里叹了口气。

林小凤的善良是真心的,这份情谊他记着,但也仅止于此。

他拿着红薯往家走,心里己经开始盘算下一步。

知青己经到位,王技术员也来了。

接下来,就是要想办法引起王技术员的注意,并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展露自己“超前”的农业知识。

第一步,或许可以从王技术员正在关注的冬小麦苗情入手?

卧龙村这片盐碱地,冬小麦长势一首不好,村里人只知道靠天吃饭,但他知道,这里面有文章可做。

还有张富贵,今天被他顶撞了一下,以对方睚眦必报的性格,绝不会善罢甘休。

抚恤款的事,是个导火索。

家里的困境,母亲的病,像沉重的担子压在他肩上。

但林涛的脚步却越发沉稳。

风起了,卧龙村这潭沉寂的死水,即将被他这只重生的蝴蝶,搅动起前所未有的波澜。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