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有鱼!”
林小满的喊声像颗石子投进青衣江的晨雾里,惊飞了岸边芦苇丛中几只栖息的麻雀。
陈守义手腕轻压,檀木手竿的弧度又深了几分,鱼线在水面绷出一道银亮的切线,“别急,这鱼力道不小,咱们得跟它耗耗。”
话音刚落,水下的鱼突然发力,猛地往江中心冲去。
陈守义顺势往后退了两步,左脚在前稳稳扎根,右手握住竿柄,左手扶着竿身中段,将鱼竿的弹性发挥到极致。
鱼线 “嗡嗡” 的震颤声在清晨的江面上格外清晰,小满看得攥紧了拳头,连呼吸都放轻了 —— 他昨天刚学会调漂,今天是第一次跟着陈守义来这个 “秘密钓点”,没想到刚下竿就遇到了大家伙。
这个钓点藏在江湾深处的芦苇荡里,是陈守义三年前偶然发现的。
当时他为了追一条脱钩的大鲤鱼,踩着没过脚踝的江水钻进芦苇丛,才发现这里有片半封闭的浅水区:岸边的芦苇长得比人还高,能挡住江风,水下是厚厚的腐殖土,藏着无数小鱼虾,正是鲤鱼、草鱼的觅食天堂。
从那以后,除非遇到极端天气,陈守义每个月都会来这里钓两三次,每次都能有不错的收获。
“小满,你看鱼线的走向。”
陈守义的声音带着一丝沉稳的笑意,“它往左边冲,说明想躲进芦苇根里,咱们得把它引出来,不然线缠到芦苇上就麻烦了。”
他缓缓转动鱼线轮,放出半米鱼线,等鱼的力道稍减,又轻轻往右侧带竿。
鱼线的方向慢慢变了,原本往江中心去的鱼,被一点点引向开阔水域。
小满蹲在岸边,眼睛死死盯着水面。
晨光透过芦苇的缝隙洒下来,在水面上织出斑驳的光影,他能隐约看到水下有个深色的影子在游动,时而沉底,时而上浮,像个调皮的孩子在跟他们捉迷藏。
“爷爷,这鱼得有三斤吧?”
他忍不住问道,声音里满是期待。
“差不多,你看鱼竿的弯度,还有这挣扎的力道,应该是条成年的鲤鱼。”
陈守义一边调整姿势,一边回忆起第一次在这里钓鱼的情景。
那天他钓上来一条西斤多的鲤鱼,回家后老伴用它做了红烧鱼,儿子视频时还开玩笑说 “爸,您这钓鱼技术都能当教练了”。
现在看着小满兴奋的样子,他忽然觉得,把这个钓点分享给孩子,比自己钓上大鱼还开心。
又遛了十分钟,水下的鱼终于没了力气,开始在水面上翻涌。
陈守义示意小满拿抄网:“来,你试试抄鱼。
记住,要从鱼的下方往上抄,别从侧面,不然鱼一摆尾就跑了。”
小满赶紧拿起抄网,深吸一口气,慢慢把抄网伸到鱼的下方。
那鱼似乎察觉到了危险,突然又挣扎了一下,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小满的校服裤脚。
他手一抖,差点把抄网掉进水里,陈守义及时扶住他的胳膊:“稳住,别怕,它己经没劲了。”
在陈守义的指导下,小满重新调整姿势,稳稳地将抄网往上一抬 —— 一条红尾鲤鱼被抄进网里,银灰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光,尾巴上的红色像抹了一层胭脂,格外鲜艳。
“钓到了!
真的钓到了!”
小满抱着抄网,高兴得原地蹦了两下,网里的鲤鱼还在扑腾,溅得他脸上都是水珠,他却一点都不在意,反而笑得更开心了。
陈守义把鱼从抄网里取出来,用手指了指鱼鳃:“你看,这鱼鳃是鲜红的,说明很新鲜。
回家让你爸妈做个糖醋鲤鱼,保证好吃。”
他从钓包里拿出一个装鱼的网兜,把鲤鱼放进去,系在岸边的芦苇杆上,“先让它在江里养着,等咱们钓完一起带回去。”
小满蹲在旁边,看着网兜里的鲤鱼,心里满是成就感。
他想起昨天晚上,自己特意跟妈妈请教了怎么绑鱼钩,还把陈守义教的调漂技巧记在笔记本上,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爷爷,您怎么知道这里有这么好的钓点啊?”
他好奇地问道,目光扫过周围的芦苇丛,觉得这里就像个藏在江湾里的世外桃源。
陈守义坐在小马扎上,喝了口搪瓷杯里的茶,慢悠悠地说:“三年前我来追一条脱钩的鱼,不小心闯进来的。
那时候这里的芦苇比现在还密,我钻进来的时候,衣服都被芦苇叶划破了好几道口子。”
他指了指岸边的一块大石头,“你看那块石头,当时我就坐在那里,钓上来一条西斤多的鲤鱼,比今天这条还大。”
小满顺着陈守义指的方向看去,那块石头表面光滑,上面还留着一些水痕,像是经常有人坐。
“爷爷,您真是太厉害了,这么隐蔽的地方都能找到。”
他由衷地赞叹道,眼里满是崇拜。
陈守义笑了笑,从钓包里拿出饵料盒:“钓鱼不光要找好钓点,饵料也很重要。
今天咱们用的玉米面饵料,是我特意为这里的鲤鱼配的,里面加了豆饼粉和蜂蜜,香味能扩散得很远,鲤鱼最喜欢吃这个。”
他打开饵料盒,一股浓郁的谷物香味扑面而来,金黄色的饵料捏在手里,软硬适中,还带着一丝甜味。
小满凑过去闻了闻,忍不住说:“爷爷,这饵料好香啊,我都想尝尝了。”
“傻孩子,这是给鱼吃的,可不能吃。”
陈守义笑着拍了拍他的头,“不过你要是感兴趣,回头爷爷教你怎么配饵料,咱们可以一起在家炒。”
“真的吗?
太好了!”
小满高兴地答应下来,然后拿起自己的鱼竿,开始按照陈守义教的方法挂饵料。
他的动作还很生疏,饵料总是捏不紧,一抛竿就掉在水里,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脸上渐渐露出了沮丧的表情。
陈守义看在眼里,走过去耐心地教他:“捏饵料的时候,要把饵料放在手心,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紧,注意不要捏太实,不然鱼咬钩的时候,饵料不容易脱落。”
他一边说,一边示范给小满看,“你看,这样捏出来的饵料,抛竿的时候不容易掉,入水后还能慢慢散开,吸引鱼过来。”
小满按照陈守义教的方法,重新捏了一团饵料,这次果然成功了。
他小心翼翼地把饵料挂在鱼钩上,轻轻一抛,鱼钩准确地落入水中,浮漂稳稳地立在水面上。
“爷爷,我成功了!”
他兴奋地喊道,眼睛紧紧盯着浮漂,生怕错过鱼咬钩的信号。
陈守义回到自己的钓位,重新挂饵抛竿,目光落在小满的浮漂上,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他想起自己的儿子小时候,也像小满一样,对钓鱼充满好奇,每次跟着他去钓鱼,都要问东问西。
后来儿子长大了,考上了外地的大学,毕业后就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回来,更别说一起钓鱼了。
现在看到小满,他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儿子,那种久违的陪伴感,让他心里暖暖的。
没过多久,小满的浮漂轻轻动了一下。
他屏住呼吸,手指紧紧握住鱼竿,眼睛死死盯着浮漂。
又过了几秒钟,浮漂猛地往下一沉,一下子沉下去了两目。
“提竿!”
陈守义立刻喊道。
小满反应迅速,双手握住鱼竿,猛地往上一扬 —— 鱼竿弯了起来,虽然弧度不大,但也能明显感觉到有鱼上钩了。
“有鱼!
爷爷,我钓到鱼了!”
他兴奋地叫了起来,手却有点发抖,不知道该怎么办。
“别紧张,慢慢遛,跟我教你的一样,顺着鱼的力道来。”
陈守义赶紧走过去,手把手地教他调整鱼竿的角度,“你看,鱼往这边游,你就往这边带,别硬拽,不然线会断的。”
在陈守义的指导下,小满慢慢平静下来,开始遛鱼。
鱼的力道不大,没一会儿就没了力气,被小满慢慢拉到了岸边。
陈守义帮他把鱼抄上来,是一条半斤左右的鲫鱼,银闪闪的,看起来很新鲜。
“不错不错,小满,你越来越厉害了。”
陈守义笑着称赞道,眼里满是欣慰。
小满看着自己钓上来的鲫鱼,心里满是成就感。
他小心翼翼地把鱼从鱼钩上取下来,放进陈守义准备的网兜里,然后重新挂饵抛竿,继续钓鱼。
阳光越来越强,透过芦苇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个个斑驳的光点。
江风轻轻吹过,带着芦苇的清香和江水的湿润,让人感到格外舒服。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在芦苇荡里钓鱼,偶尔交流几句,江湾里回荡着他们的笑声和谈话声。
陈守义会给小满讲他年轻时钓鱼的趣事,比如有一次钓上来一条大草鱼,结果被鱼拉着掉进了水里;小满则会给陈守义讲学校里的事,比如他最近参加的数学竞赛,还有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的经历。
不知不觉,太阳己经升到了头顶,网兜里的鱼也越来越多,有鲤鱼、鲫鱼,还有几条小翘嘴。
陈守义看了看手表,对小满说:“小满,时间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不然你爸妈该担心了。”
小满这才意识到时间过得这么快,他恋恋不舍地收起鱼竿,看着网兜里的鱼,高兴地说:“爷爷,今天真是太开心了,我钓了这么多鱼,回家我要让妈妈做红烧鱼、鲫鱼汤,还要给您送一碗过去。”
“好啊,爷爷等着你的鱼汤。”
陈守义笑着点头,开始收拾钓具。
他把鱼竿、鱼线轮、饵料盒一一放进钓包里,动作有条不紊。
小满也赶紧帮忙,把自己的塑料鱼竿放进双肩包,然后帮陈守义提着网兜。
两人沿着芦苇丛中的小路往回走,小满一路上都在兴奋地说着今天钓鱼的经历,从发现秘密钓点到钓上第一条鲤鱼,每一个细节都讲得津津有味。
陈守义静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或者补充几句,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
走到江湾路口,陈守义停下脚步,对小满说:“小满,这个秘密钓点只有咱们两个人知道,以后要是想来,记得跟爷爷说,爷爷带你来。
不过要注意,这里的芦苇丛很深,不要自己一个人来,不安全。”
“我知道了爷爷,我以后肯定跟您一起过来。”
小满认真地答应道,心里暗暗记下了这个秘密钓点的位置。
两人分手时,小满特意跟陈守义约定,明天早上还来江湾钓鱼,陈守义笑着答应了。
看着小满背着双肩包,提着网兜,蹦蹦跳跳地离开,陈守义心里觉得格外踏实。
他背着钓包,慢慢往家走,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心里也满是暖意。
回到家,老伴正在厨房里做饭,闻到门口的动静,探出头来问道:“回来了?
今天钓了不少鱼吧?
我在阳台上都看到你提着个大网兜了。”
陈守义把网兜递给老伴,笑着说:“是啊,今天跟小满一起去了芦苇荡里的钓点,钓了不少鱼,有鲤鱼、鲫鱼,还有几条小翘嘴。
小满这孩子很聪明,学东西很快,今天还自己钓上来一条鲤鱼呢。”
“是吗?
那孩子看着就机灵。”
老伴一边说着,一边把鱼倒进盆里,开始收拾。
“中午咱们就炖个鲫鱼汤,再做个红烧鲤鱼,让你好好尝尝。”
“好啊,我正好也有点饿了。”
陈守义走到沙发边坐下,拿起桌上的报纸,却没有立刻看,而是想起了小满今天兴奋的样子,嘴角又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鲫鱼汤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
陈守义喝着鲜美的鱼汤,吃着外酥里嫩的红烧鲤鱼,心里觉得格外满足。
他想起小满说明天还要来钓鱼,便对老伴说:“明天我要教小满怎么钓翘嘴,家里还有路亚竿吗?
我得提前检查一下。”
“有,你去年买的那根路亚竿还在阳台的柜子里,我给你找出来。”
老伴一边说,一边给陈守义夹了一块鱼肉,“你也多吃点,补补身子,明天才有精神教孩子钓鱼。”
吃完饭,陈守义休息了一会儿,就去阳台找路亚竿。
那根路亚竿是他去年特意买的,专门用来钓翘嘴,竿身是碳纤维做的,又轻又结实,上面还配有一个先进的鱼线轮。
他仔细检查了一下鱼竿和鱼线轮,确认没有问题后,又找来了几个路亚假饵,有米诺、铅笔,还有软饵,一一放在钓包里。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天空,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心里想着,明天一定是个钓鱼的好天气。
他仿佛己经看到了小满明天钓上翘嘴时兴奋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向上扬了起来。
傍晚的时候,陈守义出去散步,路过小区的花园,看到几个孩子在玩耍,其中一个孩子的身影很像小满。
他走近一看,果然是小满,正和几个小伙伴在玩捉迷藏,脸上满是笑容,玩得不亦乐乎。
小满也看到了陈守义,立刻停下脚步,跑了过来,笑着说:“爷爷,您也出来散步啊?
今天的鱼汤真好喝,我妈妈还说,下次要跟您请教怎么炖鱼汤呢。”
“是吗?
那下次让你妈妈跟我一起去钓鱼,我教她怎么选鱼,怎么炖鱼汤。”
陈守义笑着说。
“太好了!
我妈妈肯定会很高兴的。”
小满高兴地答应着,然后又想起了明天的钓鱼计划,“爷爷,明天我们真的要去钓翘嘴吗?
我从来没有钓过翘嘴,不知道好不好钓。”
“好钓,只要掌握了方法,很容易就能钓上来。”
陈守义耐心地解释道,“翘嘴喜欢追着假饵跑,咱们用路亚竿抛假饵,模仿小鱼游动的样子,就能吸引翘嘴过来咬钩。
明天爷爷教你怎么抛竿,怎么控制假饵,保证你能钓上翘嘴。”
小满听得入了迷,眼睛亮晶晶的,恨不得马上就到明天。
“爷爷,那我们明天早点去好不好?
我想多钓几条翘嘴。”
“好啊,明天早上六点,咱们还在江湾路口集合。”
陈守义笑着答应道,然后摸了摸小满的头,“你继续跟小伙伴玩吧,爷爷再去前面走走。”
“好,爷爷再见!”
小满挥了挥手,转身跑回小伙伴中间,继续玩捉迷藏。
陈守义看着小满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慢慢往前走,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想起自己退休后的这些日子,每天来江湾钓鱼,虽然平淡,却也充实快乐。
而小满的出现,更是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和温暖。
他知道,以后的日子里,江湾的晨雾中,不仅有他的身影,还会有一个小小的身影,陪着他一起钓鱼,一起等待浮漂的起落,一起感受钓鱼带来的快乐和宁静。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陈守义就醒了。
他轻手轻脚地起床,洗漱完毕后,就开始准备今天的钓具。
他把路亚竿、鱼线轮、假饵一一放进钓包里,又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
然后他走进厨房,泡了杯热茶,坐在餐桌旁等待出发的时间。
六点整,陈守义背着钓包出门,刚走到小区门口,就看到小满背着双肩包,提着一个小水桶,早早地等在那里了。
“爷爷,您来啦!”
小满看到陈守义,高兴地跑了过来,“我今天特意早起了半小时,就怕迟到了。”
“好孩子,咱们现在就去江湾,争取早点钓上翘嘴。”
陈守义笑着说,然后带着小满往江湾走去。
清晨的江湾,晨雾还没有完全散去,像一层薄薄的白纱笼罩在江面上。
远处的航标灯忽明忽暗,偶尔有几声鸟鸣传来,让整个江湾显得格外宁静。
两人沿着江边的小路往前走,小满一路上都在兴奋地问着关于翘嘴的问题,陈守义耐心地一一解答,偶尔还会指着江面上的水纹,告诉小满哪里可能有翘嘴活动。
走到昨天钓鲤鱼的芦苇荡附近,陈守义停下脚步,对小满说:“小满,翘嘴喜欢在开阔的水域活动,咱们今天就在这里钓。
你看,前面那片水域,水流比较平缓,而且有很多小鱼,翘嘴经常在这里觅食。”
小满顺着陈守义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前面的江面上泛着淡淡的波光,偶尔有小鱼跳出水面,激起一圈圈的涟漪。
“爷爷,那我们现在就开始钓吗?”
他迫不及待地问道。
“别急,咱们先调试一下路亚竿。”
最新评论